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包括主機裝置、電源裝置以及集線裝置,藉由該集線裝置的電源管理模組動態調整連接埠的供電狀態,並且降低集線裝置使用外接的電源變壓器的成本。
公开号:TW201303567A
申请号:TW100123565
申请日:2011-07-04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Chih-Jung Lin;Wei-Te Lee
申请人:Genesys Logic Inc;
IPC主号:G06F1-00
专利说明:
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是有關於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近年來,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簡稱USB)連接埠(Port)已廣泛應用於手機、數位相機等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中。當這些可攜式電子產品插入集線器進行運作時,係以各種執行模式進行通信,每一執行模式消耗不同電流值,其中該集線器的供電電流係分配至其每一連接埠。例如當一電子產品相對應插入一連接埠時,其執行模式即已確定,且該集線器的可供電電流會因為該電子產品的使用而減少。此時,當插入另一電子產品至另一連接埠,且該另一電子產品相對應執行模式的消耗電流大於該集線器的可供電電流時,導致該另一電子產品無運作。即使從該集線器移除該電子產品,該另一電子產品仍然無法運作,而必須移除該另一電子產品並且重新插入至該集線器,才能使另一電子產品運作,所以上述之電源供應方式無法動態調整該可供電電流,相當不方便。
雖然可以利用電源變壓器增加該集線器的供電電流,然而成本考量,電源變壓器能夠提供的電流仍然有限制,特別是當集線器的連接埠數量增加時,電源變壓器必須提供更大的供電電流才能分配給更多的連接埠。因此,習知技術集線器可提供給電子產品使用的連接埠受到限制,由於無法動態調整連接埠的供電狀態,導致無法彈性調整每個連接埠的供電狀態,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式的電源管理系統,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藉由電源管理模組動態調整集線裝置的連接埠之供電狀態,並且降低集線裝置使用外接的電源變壓器的成本。
依據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包括主機裝置(host)、電源裝置(power source)以及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USB hub device)。電源裝置用以產生供電電流。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以與該主機裝置建立連結並且接收來自電源裝置的供電電流。另一實施例中,主機裝置亦可為另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使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透過該另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接收來自上游的主機裝置之命令或傳送訊息至上游的主機裝置。
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還包括複數連接埠、電源管理模組以及集線功能模組。複數連接埠包括一上行連接埠(upstream port)及複數下行連接埠(downstream ports)。主機裝置經由上行連接埠連接至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複數週邊裝置經由下行連接埠連接至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
電源管理模組連接電源裝置,用以接收供電電流,並且依據供電電流計算可用電流(available current)的大小。可用電流係以供電電流、週邊裝置的請求電流以及集線功能模組的消耗電流計算產生,具體來說,可用電流等於供電電流與請求電流以及消耗電流之差值。亦即可用電流等於供電電流減去該些週邊裝置的總耗電量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耗電量之差值,其中請求電流係以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向主機裝置查詢取得。
集線功能模組用於偵測及管理該些連接埠的使用狀態,亦即偵測該些連接埠處於致能(enable)狀態或是禁能(disable)狀態,以於禁能(disable)狀態使主機裝置與該些週邊裝置進行通信,並且管理連接該些下行連接埠的週邊裝置之電源使用狀態。其中當一週邊裝置連接一下行連接埠時,電源管理模組比較可用電流與週邊裝置的請求電流,以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請求電流,並且集線功能模組依據比較結果決定連接週邊裝置的下行連接埠之執行模式。
本發明之通用串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用於一動態電源管理系統,該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包括一主機裝置、一電源裝置、以及分別連接該主機裝置與該電源裝置之一集線裝置,該電源裝置產生一供電電流,該集線裝置具有一電源管理模組、一集線功能模組以及複數連接埠,該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 啟動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
(b) 建立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與該主機裝置之間的通信連結;
(c) 該電源管理模組依據一供電電流計算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一可用電流;
(d) 該集線功能模組偵測是否有新增的一週邊裝置連接於該些連接埠其中之一,若是,執行步驟(e),若否,持續執行步驟(d);
(e) 該電源管理模組取得該週邊裝置的一請求電流;
(f) 該電源管理模組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請求電流,以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小於該請求電流,若是,執行步驟(g),若否,執行步驟(h);
(g) 該集線功能模組重新連接該週邊裝置,並且降低連接該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然後返回步驟(e);以及
(h) 完成該週邊裝置與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的連線。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以動態調整連接埠的供電狀態,並且降低集線裝置使用外接的電源變壓器的成本。
第1A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之方塊圖。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包括主機裝置(host)102、電源裝置(power source)104以及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USB hub device)106。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USB hub device)106分別耦接主機裝置102及電源裝置104。電源裝置104例如是外接電源或是電池,用以產生供電電流。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以與該主機裝置102建立連結並且接收來自電源裝置104的供電電流。另一實施例中,主機裝置102亦可為另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未圖示),使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透過該另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接收來自上游的主機裝置之命令或傳送訊息至上游的主機裝置。
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還包括複數連接埠108、電源管理模組110以及集線功能模組112。集線功能模組112耦接電源管理模組110及該些連接埠108。複數連接埠108具有上行連接埠(upstream port)108E及複數下行連接埠(downstream ports)108A~108D,此處該些連接埠108例如是由一個上行連接埠108E以及四個下行連接埠108A~108D組成,但不限於此數量的連接埠。主機裝置102經由上行連接埠108E連接至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複數週邊裝置118經由下行連接埠108A~108D連接至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
電源管理模組110連接電源裝置104,用以接收供電電流,並且依據供電電流計算可用電流(available current)的大小。可用電流係以供電電流、週邊裝置118的請求電流以及集線功能模組112的消耗電流計算產生,具體來說,可用電流等於供電電流與請求電流以及消耗電流之差值。亦即可用電流等於供電電流減去該些週邊裝置118的總耗電量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耗電量之差值,其中請求電流係以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向主機裝置102查詢取得。
集線功能模組112用於偵測及管理該些連接埠108的使用狀態,亦即偵測該些連接埠108處於致能(enable)狀態或是禁能(disable)狀態,以於禁能(disable)狀態使主機裝置102與該些週邊裝置118進行通信,並且管理連接該些下行連接埠108A~108D的週邊裝置118。
其中當一週邊裝置118連接一下行連接埠108A~108D時,電源管理模組110比較可用電流與週邊裝置118的請求電流,以判斷可用電流是否大於請求電流,並且集線功能模組112依據判斷結果決定連接週邊裝置118的下行連接埠108A~108D之執行模式。在一實施例中,執行模式係選自通用序列匯流排的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全速(FullSpeed)模式以及低速(LowSpeed)模式所組成的族群。應注意的是,該執行模式亦可為多個不同預定電流區間(predetermined current interval)所組成的族群,例如第一預定電流區間為0.1安培(Ampere,A)以下,第二預定電流區間介於0.1至0.3安培(A)之間,第三預定電流區間介於0.3至0.5安培(A)之間,以及第四預定電流區間介於0.5至0.9安培(A)之間,但不限於此等區間。
第1B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B之方塊圖。第1B圖的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B類似第1A圖的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其差異在於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B省略設置主機裝置102以及上行連接埠108E,而只由電源裝置104供應電源給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其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例如為一個複合式集線器(USB Hub compound)或為USB OTG(on-the-go)集線裝置。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B的其餘組成元件與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相同,此處不予贅述。
參考第2A圖以及第3A圖,第2A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及其執行模式降級的方塊圖;以及第3A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串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以及執行模式降級之流程圖。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動態電源管理方法,用於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該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包括主機裝置102、電源裝置104、以及分別連接主機裝置102與電源裝置104之集線裝置106,電源裝置104產生供電電流,集線裝置106具有複數連接埠108、電源管理模組110以及集線功能模組112,如第3A圖所示,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步驟S300中,啟動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
在步驟S302中,建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與主機裝置102之間的通信連結。
在步驟S304中,電源管理模組110依據供電電流計算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可用電流。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A圖所示,電源裝置104的供電電流為2.5安培(A),集線功能模組110的消耗電流為0.1安培(A),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的執行模式為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其消耗電流皆為0.9安培(A),故電源管理模組110依據供電電流計算此時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可用電流為0.6安培(A)。
在步驟S306中,集線功能模組112偵測是否有新增的週邊裝置118連接於該些連接埠108其中之一,若是,執行步驟S308,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306。如第2A圖所示,集線功能模組112偵測有新增的第三週邊裝置118C連接於第三連接埠108C,其中第一週邊裝置118A與第二週邊裝置已經分別連接於第一連接埠108A與第二連接埠108B。
在步驟S308中,電源管理模組110取得該週邊裝置118的請求電流。如第2A圖所示,電源管理模組110取得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請求電流,例如0.9安培(A)。
在步驟S310中,電源管理模組110比較可用電流與請求電流,以判斷可用電流是否小於請求電流,若是,執行步驟S312;若否,執行步驟S314。
在步驟S312中,降低連接該週邊裝置118的連接埠108之執行模式,並且集線功能模組110重新連接該週邊裝置118,然後返回步驟S308。如第2A圖所示,例如可用電流0.6安培(A)小於請求電流為0.9安培(A),故降低連接該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第三連接埠108C之執行模式。例如由高階執行模式的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降級至低階執行模式的高速(HighSpeed)模式,並且集線功能模組110重新連接該第三週邊裝置118C,然後返回步驟S308中。此時,由於第三連接埠108C已不支援超高速模式,第三週邊裝置118C依據USB規範會改以高速模式連接,其請求電流例如為0.5安培(A)(小於可用電流0.6安培)。
具體來說,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A圖以及第3A圖所示,依據步驟S310的判斷結果以及步驟S312所述,電源管理模組110比較可用電流(0.6安培)與請求電流(0.9安培),且該判斷結果係為可用電流(0.6安培)小於請求電流(0.9安培)。此時,第一連接埠108A以及第二連接埠108B有能力提供該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的請求電流,亦即第一連接埠108A以及第二連接埠108B支援的標準執行模式分別相對應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的請求電流,以使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分別以該標準執行模式運作,例如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的執行模式相對應於0.9安培(A)的請求電流。當第三週邊裝置118C欲連接第三連接埠108C時,第三連接埠108C無法提供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請求電流而只能提供一較低電流(小於請求電流),該第三連接埠108C的低階執行模式相對應該較低電流,以使第三週邊裝置118C以該低階執行模式運作,例如高速(HighSpeed)模式。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第2A圖以及第3A圖所示,當步驟S310的判斷結果為可用電流大於請求電流時,第三連接埠108C有能力提供該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請求電流,亦即第三連接埠108C支援的標準執行模式相對應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請求電流,以使第三週邊裝置118C以該標準執行模式運作,例如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的執行模式相對應於0.9安培(A)的請求電流。
因此本發明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依據可用電流以及請求電流得比較結果執行模式降級之步驟流程,可以有效動態調整集線裝置106的連接埠108之供電狀態。
在步驟S314中,完成該週邊裝置118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連線。如第2A圖所示,完成該第三週邊裝置118C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連線。
參考第2B圖以及第3B圖,第2B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及其執行模式升級的之方塊圖;第3B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執行模式升級的方法流程圖。舉例來說,在第2B圖中,第一連接埠108A、第二連接埠108B以及第三連接埠108C分別連接第一週邊裝置118A、第二週邊裝置118B以及第三週邊裝置118C,其中第一連接埠108A以及第二連接埠108B有能力提供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的請求電流,亦即第一連接埠108A以及第二連接埠108B支援的標準執行模式分別相對應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的請求電流,以使第一週邊裝置118A以及第二週邊裝置118B分別以該標準執行模式運作,例如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的執行模式相對應於0.9安培(A)的請求電流。但是第三連接埠108C無法提供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請求電流而只能提供一較低電流(小於當前的請求電流),該第三連接埠108C的低階執行模式相對應該較低電流,以使第三週邊裝置118C以該低階執行模式運作,例如高速(HighSpeed)模式。
在一實施例中,如第3B圖所示,在步驟S304(如第3A圖所示之計算可用電流步驟)之後更包括執行下列步驟:在步驟S320中,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增加,若是,執行步驟S322,若否,執行步驟S306。例如在第2B圖中,當由該第二連接埠108B移除第二週邊裝置118B時,該可用電流增加0.9安培(A)。
在步驟S322中,檢查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是否有已連接的另一週邊裝置118執行於一低階執行模式,若有連接,執行步驟S324,若沒有連接,執行步驟S306。例如在第2B圖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第三連接埠108C有連接第三週邊裝置118C於一低階執行模式,例如高速(HighSpeed)模式,然後執行步驟S324。
在步驟S324中,詢問使用者是否同意重新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118,若是,執行步驟S326,若否,執行步驟S306。例如在第2B圖中,詢問使用者是否同意重新連接第三週邊裝置118C,且同意重新連接第三週邊裝置118C。
在步驟S326中,升級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118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並且重新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118,執行步驟S308。例如在第2B圖中,升級連接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連接埠之低階執行模式(例如高速(HighSpeed)模式)至一高階執行模式(例如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因此本發明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執行模式升級的步驟流程,以有效動態調整集線裝置106的連接埠108之供電狀態。應注意的是,第3B圖執行模式升級的步驟流程亦可於第3A圖的步驟S314之後執行。
參考第2C圖以及第3C圖,第2C圖繪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及其執行連接埠狀態轉換之方塊圖;第3C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轉換連接埠狀態的方法流程圖。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C圖所示,電源裝置104的供電電流為2.5安培(A),集線功能模組110的消耗電流為0.05安培(A),第一週邊裝置118A、第二週邊裝置118B以及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執行模式為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其消耗電流皆為0.8安培(A),故電源管理模組110依據供電電流計算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可用電流為0.05安培(A)。
在一實施例中,如第3C圖所示,在步驟S310(如第3A圖所示)之後,亦即當電源管理模組110比較可用電流與請求電流,且其判斷結果為可用電流小於請求電流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在步驟S340中,判斷一週邊裝置118是否為最低階執行模式,若是,執行步驟S342;若否,執行步驟S312。如第3C圖所示,判斷該第四週邊裝置118D請求電流相當於最低階執行模式,其中第四週邊裝置118D例如是只支援三種模式包括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以及全速(FullSpeed)模式),且請求電流為最低階的執行模式之全速(FullSpeed)模式)。
在步驟S342中,禁能連接該週邊裝置118的連接埠108。如第3C圖所示,由於可用電流為0.05安培(A)遠低於全速(FullSpeed)模式)所對應的請求電流,故禁能(disable)連接該第四週邊裝置118D的第四連接埠108D。
在步驟S344中,移除該週邊裝置118。如第3C圖所示,由第四連接埠108D移除該第四週邊裝置118D。
在步驟S346中,致能已移除該週邊裝置118的連接埠108。如第3C圖所示,當移除該第四週邊裝置118D之後,致能已移除該第四週邊裝置118D的第四連接埠108D,以使第四連接埠108D繼續提供給其他週邊裝置作連接。因此本發明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依據連接埠108的禁能與致能狀態來執行連接埠108狀態轉換的步驟,以有效動態調整集線裝置106的連接埠108之供電狀態。第3C圖之轉換連接埠狀態轉換的步驟流程亦可於第3A圖的步驟S314之後執行。
參考第2D圖以及第3D圖,第2D圖繪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及其執行連接埠狀態轉換之方塊圖;第3D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轉換連接埠的狀態方法流程圖。在一實施例中,如第2D圖所示,電源裝置104的供電電流為2.5安培(A),集線功能模組110的消耗電流為0.05安培(A),第一週邊裝置118A、第二週邊裝置118B以及第三週邊裝置118C的執行模式為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其消耗電流皆為0.8安培(A),故電源管理模組110依據供電電流計算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可用電流為0.05安培(A)。
在一實施例中,如第3D圖所示,在步驟S314(如第3A圖所示)完成連線之後,亦即當完成週邊裝置118A、118B、118C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連線,更包括執行下列步驟:在步驟S360中,檢查是否移除連線的週邊裝置118,若已移除,執行步驟S364,若未移除,持續執行步驟S360。如第3D圖所示,檢查是否移除連線的週邊裝置118A、118B、118C其中至少一個裝置,此處例如移除第二週邊裝置118B。
在步驟S364中,致能已禁能的另一週邊裝置118之連接埠108,返回步驟S304(標示於第3A圖)。如第3D圖所示,致能已禁能的第四週邊裝置118D的第四連接埠108D,其中第四連接埠108D原為禁能狀態。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第3D圖所示,在步驟S314(如第3A圖所示)完成連線之後,亦即當完成該週邊裝置118A、118B、118C與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106的連線,更包括執行下列步驟:在步驟S362中,檢查該週邊裝置118A、118B、118C的供電模式是否切換,若是,執行步驟S364;若否,持續執行步驟S362。如第3D圖所示,檢查第一、第二、第三週邊裝置118A、118B、118C的供電模式是否進行切換。其中週邊裝置118僅由集線裝置106供應電源者定義為匯流排供電模式(bus power),週邊裝置118有其他電源供應電源者定義為自主供電模式(self power),其他電源例如電池或外接電源,亦即檢查該些週邊裝置118之供電模式是否有在匯流排電源(bus power)與自主電源(self power)之間產生切換動作。
在步驟S364中,致能已禁能的另一週邊裝置118之連接埠108,返回步驟S304(標示於第3A圖)。如第3D圖所示,致能已禁能的第四週邊裝置118D的第四連接埠108D。因此本發明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100A依據連接埠108的禁能與致能狀態來執行連接埠108狀態轉換的步驟,以有效動態調整集線裝置106的連接埠108之供電狀態。第3D圖之轉換連接埠狀態的步驟流程亦可於第3A圖的步驟S314之前執行。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藉由電源管理模組動態調整集線裝置的連接埠之供電狀態,並且降低集線裝置使用外接的電源變壓器的成本。主要是利用動態電源管理系統視其供電能力,以執行模式降級之步驟流程,執行模式升級的步驟流程,以及執行連接埠狀態轉換,以有效動態調整集線裝置的連接埠之供電狀態。
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100B...動態電源管理系統
102...主機裝置
104...電源裝置
106...集線裝置
108...連接埠
110...電源管理模組
108A~108D...第一~第四連接埠
112...集線功能模組
118...週邊裝置
118A~118D...第一~第四週邊裝置
第1A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之方塊圖。
第1B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之方塊圖。
第2A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執行模式降級之方塊圖。
第2B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執行模式升級的之方塊圖。
第2C圖繪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執行連接埠狀態轉換之方塊圖。
第2D圖繪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執行連接埠狀態轉換之方塊圖。
第3A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用串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以及執行模式降級之流程圖。
第3B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執行模式升級的方法流程圖。
第3C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轉換連接埠的狀態方法流程圖。
第3D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轉換連接埠的狀態方法流程圖。
S300~S314...步驟
权利要求:
Claims (27)
[1] 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包括:一主機裝置;一電源裝置,產生一供電電流;以及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分別耦接該主機裝置及該電源裝置,以與該主機裝置建立連結並且接收該供電電流,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包括:複數連接埠,具有一上行連接埠及複數下行連接埠,該主機裝置經由該上行連接埠連接至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一電源管理模組,接收該供電電流,並且依據該供電電流計算一可用電流;及一集線功能模組,分別耦接該電源管理模組及該些連接埠,用於偵測及管理該些連接埠;其中當一週邊裝置連接該些下行連接埠之一時,該電源管理模組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週邊裝置的一請求電流,以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請求電流,並且該集線功能模組依據比較結果決定連接該週邊裝置的該下行連接埠之執行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其中該可用電流係以該供電電流、該請求電流以及該集線功能模組的消耗電流計算獲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其中該請求電流係以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向該主機裝置查詢取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其中該集線功能模組更包括致能該些連接埠及禁能該些連接埠,以管理該些連接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其中該執行模式係選自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全速(FullSpeed)模式以及低速(LowSpeed)模式所組成的族群。
[6] 一種具有動態電源管理的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用以連接至少一週邊裝置,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包括:複數連接埠,該些連接埠其中之一連接該週邊裝置;一集線功能模組,耦接該些連接埠,用於偵測及管理該些連接埠;以及一電源管理模組,耦接該集線功能模組,接收一供電電流,並且依據該供電電流計算一可用電流;其中該集線功能模組依據該可用電流與該週邊裝置之一請求電流的比較結果,以決定連接該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可用電流係以該供電電流、該請求電流以及該集線功能模組的消耗電流計算產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請求電流係以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向該主機裝置查詢取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集線功能模組更包括致能該些連接埠及禁能該些連接埠,以管理該些連接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執行模式係選自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全速(FullSpeed)模式以及低速(LowSpeed)模式所組成的族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供電電流係由一電源裝置提供,該電源裝置耦接該電源管理模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其中該供電電流係由一主機裝置提供,該主機裝置經由該些連接埠之一上行連接埠耦接該集線功能模組。
[13] 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的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 啟動一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b) 建立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與一主機裝置之間的通信連結;(c) 依據一供電電流計算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一可用電流;(d) 偵測是否有新增的一週邊裝置連接於該些連接埠其中之一,若是,執行步驟(e),若否,持續執行步驟(d);(e) 取得該週邊裝置的一請求電流;(f) 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請求電流,以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小於該請求電流,若是,執行步驟(g),若否,執行步驟(h);(g) 降低連接該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並且重新連接該週邊裝置,然後返回步驟(e);以及(h) 完成該週邊裝置與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的連線。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c)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c1) 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增加,若是,執行步驟(c2),若否,執行步驟(d);(c2) 檢查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是否有已連接的另一週邊裝置執行於一低階執行模式,若有,執行步驟(c3),若沒有,執行步驟(d);以及(c3) 升級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並且重新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執行步驟(e);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c2)之後,更包括步驟(c21):詢問使用者是否同意重新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若是,執行步驟(c3),若否,執行步驟(d)。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f)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f1) 判斷該週邊裝置是否已降級至一最低執行模式,若是,執行步驟(f2),若否,執行步驟(g);以及(f2) 禁能連接該週邊裝置的該連接埠。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f2)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f3) 移除該週邊裝置;以及(f4) 致能已移除該週邊裝置的該連接埠。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h)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h1) 檢查是否移除連接的該週邊裝置,若已移除,執行步驟(h2),若未移除,持續執行步驟(h1);以及(h2) 致能已禁能的該另一週邊裝置之該連接埠,返回步驟(c)。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h)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h1) 檢查該週邊裝置的供電模式是否切換,若是,執行步驟(h2),若否,持續執行步驟(h1);以及(h2) 致能已禁能的該另一週邊裝置之該連接埠,返回步驟(c)。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該執行模式係選自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全速(FullSpeed)模式以及低速(LowSpeed)模式所組成的族群。
[21] 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的動態電源管理方法,用於一動態電源管理系統,該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包括一主機裝置、一電源裝置、以及分別連接該主機裝置與該電源裝置之一集線裝置,該電源裝置產生一供電電流,該集線裝置具有一電源管理模組、一集線功能模組以及複數連接埠,該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 啟動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b) 建立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與該主機裝置之間的通信連結;(c) 該電源管理模組依據一供電電流計算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一可用電流;(d) 該集線功能模組偵測是否有新增的一週邊裝置連接於該些連接埠其中之一,若是,執行步驟(e),若否,持續執行步驟(d);(e) 該電源管理模組取得該週邊裝置的一請求電流;(f) 該電源管理模組比較該可用電流與該請求電流,以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小於該請求電流,若是,執行步驟(g),若否,執行步驟(h);(g) 該集線功能模組重新連接該週邊裝置,並且降低連接該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然後返回步驟(e);以及(h) 完成該週邊裝置與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的連線。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c)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c1) 該電源管理模組判斷該可用電流是否增加,若是,執行步驟(c2),若否,執行步驟(d);(c2) 該集線功能模組檢查該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是否有已連接的另一週邊裝置執行於一低階執行模式,若有,執行步驟(c3),若沒有,執行步驟(d);以及(c3) 該集線功能模組升級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的連接埠之執行模式,並且重新連接該另一週邊裝置,執行步驟(e);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f)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f1) 該集線功能模組判斷該週邊裝置是否已降級至一最低執行模式,若是,執行步驟(f2),若否,執行步驟(g);以及(f2) 該集線功能模組禁能連接該週邊裝置的該連接埠。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f2)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f3) 移除該週邊裝置;以及(f4) 致能已移除該週邊裝置的該連接埠,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h)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h1) 檢查是否移除連接的該週邊裝置,若已移除,執行步驟(h2),若未移除,持續執行步驟(h1);以及(h2) 致能已禁能的該另一週邊裝置之該連接埠,返回步驟(c)。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在步驟(h)之後,更包括下列步驟:(h1) 該集線功能模組檢查該週邊裝置的供電模式是否切換,若是,執行步驟(h2),若否,持續執行步驟(h1);以及(h2) 致能已禁能的該另一週邊裝置之該連接埠,返回步驟(c)。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動態電源管理方法,其中該執行模式係選自超高速(SuperSpeed)模式、高速(HighSpeed)模式、全速(FullSpeed)模式以及低速(LowSpeed)模式所組成的族群。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41638B|2016-07-11|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9378536B2|2016-06-28|CPU/GPU DCVS co-optimization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graphics frame processing
CN101561792B|2011-06-22|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扩展坞及其功耗管理方法
US8769317B2|2014-07-01|USB hub for supplying power upon determination whether a USB device is chargeable according to data transfer rate of the USB device
CN105378590B|2018-10-09|用于片上多处理器系统中的空闲状态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AU2014207189C1|2017-04-06|Charging method, mobile device,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JP5634608B2|2014-12-03|充電ポート
US7853815B2|2010-12-14|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in a computer system under low power consumption mode
US10551894B2|2020-02-04|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in a hybrid dual battery system
US20210243831A1|2021-08-05|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lassic bluetooth connection between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s, and dual-mode bluetooth device
KR20120135271A|2012-12-12|장치에 전력을 지능적으로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201516637A|2015-05-01|通用串列匯流排的集線裝置及其電力管理方法
CN107994627B|2020-10-23|一种基于TypeC协议和PD协议的移动电源控制装置
CN101566870A|2009-10-28|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00830B|2017-01-18|一种电源模块的均流方法、系统及管理器
US20200295581A1|2020-09-17|Charging device and a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JP6009824B2|2016-10-19|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326760A1|2019-10-24|Charging control system
US20180321728A1|2018-11-08|Remote wake-up of mobile devices
US20120003927A1|2012-01-05|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971855A|2020-04-07|基于USB Type-C接口的DVR系统及方法
WO2019041763A1|2019-03-07|供电设备和以太网供电的节能方法
US20120297106A1|2012-11-22|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a Bus of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50074439A1|2015-03-12|System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ystem with power supply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function
CN205584351U|2016-09-14|音视频播放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8909951B2|2014-12-09|
CN102866758B|2015-09-23|
US20130013936A1|2013-01-10|
CN102866758A|2013-01-09|
TWI541638B|2016-07-1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81107B|2015-04-17|2017-05-01|惠普發展公司有限責任合夥企業|用於通用串列匯流排管理之方法及系統與相關聯電腦可讀儲存媒體|US6839778B1|2000-06-09|2005-01-04|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Speed power efficient USB method|
TW479393B|2000-09-27|2002-03-11|Acer Peripherals Inc|Automatic USB charging apparatus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JP4488987B2|2005-09-08|2010-06-23|シャープ株式会社|制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31111B2|2006-08-17|2009-12-08|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System method for rapidly charging USB device's battery wherein USB device requests charging the battery at a higher power level|
US7941677B2|2007-01-05|2011-05-10|Avaya Inc.|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ower distribution over Ethernet|
US8266456B2|2007-10-15|2012-09-11|Apple Inc.|Supplying remaining available current to port in excess of bus standard limit|
US7882297B2|2009-02-20|2011-02-01|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Serial bus hub with low power devices|
CN101840386A|2010-02-04|2010-09-22|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通用串行总线系统|
TWI498740B|2010-05-05|2015-09-01|Genesys Logic Inc|通用串列匯流排充電系統及其充電方法|
CN201766243U|2010-06-30|2011-03-16|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序列总线集线器|
US20120246458A1|2011-03-25|2012-09-27|Cisco Technology, Inc.|Power optimization on a thin client device|US8621123B2|2011-10-06|2013-12-31|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Device management using virtual interfaces|
US8539123B2|2011-10-06|2013-09-17|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Device management using a dedicated management interface|
US9665148B2|2012-11-07|2017-05-30|Dell Products L.P.|Po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PoE-powered port extender having multiple data and power inputs|
US9110972B2|2012-11-07|2015-08-18|Dell Products L.P.|Power over ethernet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 system|
KR20150027463A|2013-09-04|2015-03-12|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자 기기,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4635902B|2013-11-11|2017-11-07|宏碁股份有限公司|通用串行总线的集线装置及其电力管理方法|
US20150160674A1|2013-12-11|2015-06-11|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Automatic Load Share Architecture For Usb Port Power|
KR102177796B1|2014-01-06|2020-11-11|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자장치를 위한 충전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12180A1|2014-01-27|2015-07-30|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Power state control signal|
TWI554889B|2014-03-10|2016-10-21|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子系統|
US9614724B2|2014-04-21|2017-04-04|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Session-based device configuration|
US9384335B2|2014-05-12|2016-07-05|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Content delivery prioritization in managed wireless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9384334B2|2014-05-12|2016-07-05|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Content discovery in managed wireless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9430667B2|2014-05-12|2016-08-30|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Managed wireless distribution network|
US10111099B2|2014-05-12|2018-10-23|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Distributing content in managed wireless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9874914B2|2014-05-19|2018-01-23|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Power management contracts for accessory devices|
US10037202B2|2014-06-03|2018-07-31|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Techniques to isolating a portion of an online computing service|
KR20170016925A|2014-06-04|2017-02-14|넥스팩 리미티드|교체가능 모듈들을 위해 배터리로 전력 공급받는 플랫폼|
JP2017524210A|2014-06-04|2017-08-24|ネクセパック リミテッドNexpack Limited|スーパーハブ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US9367490B2|2014-06-13|2016-06-14|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Reversible connector for accessory devices|
US9717006B2|2014-06-23|2017-07-25|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Device quarantin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766674B2|2014-06-27|2017-09-19|Intel Corporation|USB power delivery controller sharing|
US10345880B2|2014-07-22|2019-07-09|Advanced Magnetic Solutions Limited|Controlled power adapter|
WO2016115635A1|2015-01-23|2016-07-28|Icr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usb power delivery|
CA2929802A1|2015-05-12|2016-11-12|The Toronto-Dominion Bank|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nected devices|
EP3291050A4|2015-05-25|2018-05-02|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Otg peripheral device, power supply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TWI619316B|2015-05-29|2018-03-21|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適用於連接不同類型連接埠的通用序列匯流排之集線裝置及其方法|
CA2944369C|2015-10-29|2022-01-25|The Toronto-Dominion Bank|Data transfer control based on connected device usage analysis|
WO2017160298A1|2016-03-17|2017-09-21|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Provide bounded voltage range|
GB2549958A|2016-05-03|2017-11-08|DisplaylinkLtd|USB power delivery|
KR20170137511A|2016-06-03|2017-12-13|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자 장치 및 케이블과 그의 구동 방법|
EP3430492A4|2016-07-12|2019-11-20|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COMPENSATION FOR A POWER LOAD BETWEEN USB CONNECTIONS|
DE102016223171A1|2016-11-23|2018-05-24|Robert Bosch Gmbh|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Detektieren eines sich innerhalb eines Parkplatzes befindenden erhabenen Objekts|
TWI631448B|2017-02-23|2018-08-01|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變壓器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32962A1|2018-08-10|2020-02-13|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Accessory devices to configure serial ports|
TWI694333B|2018-10-05|2020-05-21|飛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序列匯流排偵測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之擴充裝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23565A|TWI541638B|2011-07-04|2011-07-04|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TW100123565A| TWI541638B|2011-07-04|2011-07-04|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之動態電源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CN201110226560.5A| CN102866758B|2011-07-04|2011-08-08|通用序列总线集线装置的动态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US13/244,320| US8909951B2|2011-07-04|2011-09-24|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dynamically downgrading or upgrading the speed of individual USB ports on a USB hub based on available and requested power|
[返回顶部]